《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Eat,Pray,Love/Elizabeth Gilbert)

 

故事情節

一個任性的女人,一邊離婚、一邊外遇,抓狂起來每天都在哭。(看到前面,我想這個女人的OS就是:「啊~我什麼都有,不過我就是什麼都不要。」)

失去所有金錢離婚後,拿著出版社的書約,出國玩了一整年,還找到真愛。當然最後,這本書還大賣,拍了電影…

把一切搞砸的人還幸運到極點,這種超級幸運的浪漫結局,難怪這麼多人愛。

作者的文筆普普(我覺得沒有好到可以狂賣的地方),像書裡的葯師說的:「你是我看過最幸運的人」,我覺得她純粹就是幸運到極點。

另外也許主題選的好:悽慘的離婚+快樂的旅行+尋找自我。

畢竟現代離婚的女人太多,大家都在尋找一個共鳴點,而她已經很x(自己傷害對方,單方要求離婚)還一邊外遇,於是每個女人都可以想說:我雖然離婚,但我人品還比她好。而且她還能免費旅行外加一個浪漫結局,整個離婚女的現代童話...

至於,療傷(尋找自我)之旅,我想別人都有更多的分享了吧… 

(兩顆星是打在這個故事情節上,至於文筆我給普通的三顆星。)

 

現代女性的掙扎

牽強地想要說這本書談論了什麼議題的話,那就是女性的自我掙扎。現代女性和古代女性比較起來,女性的地位當然是提升了,所謂男女平等。但其實是失去了權利,而沒有失去義務。

當女性的薪水、工作和男性一樣時,家庭的義務和社會的規範卻仍然在女性身上,這點視各國國情不同而有差異。根本來說,生理的限制也使兩性從來不可能平等,生小孩的年限、育兒天性、工作和家庭的掙扎。

當然,你可以選擇不要,但這時你就在社會的期待之外,守護之外。

我說「牽強」,是因為作者只是引述了幾句,然後自言自語了幾句。當然,小說的好處是它可以漫天下地,隨意談論,而你永遠不能指正它離題或是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首先你是個孩子,而後成為青少年,而後結婚,而後生子,然後退休,然後為人祖父母---你在每一階段都清楚自己的身分,清楚自己的職責,清楚家庭聚會時坐在哪個地方。你和其他的孩子、青少年、父母、或退休人士坐在一起。直到最後,你和一群九十歲老者坐在樹蔭下,心滿意足地照看你的子孫後代。你是什麼人?沒問題---你是創造「這一切」的人。這種認知帶來的滿足感是即時性的,而且舉世公認。有多少人說過,他們的孩子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成就與安慰?這是在危機時期或猶豫時刻得以仰賴的東西---我這輩子倘若什麼也沒做,至少把孩子撫養得很好。

可是假使因為自我選擇或嫌惡使然,你並未加入這種家庭延續的循環過程,那會有什麼結果?你若出走,會有什麼結果?家庭聚會時,你該坐在哪裡?

你如何看著時光流逝,卻不用擔心你只是在揮霍人生在世的時間,與任何人都無關聯?你必須找到另一個目標,另一種方法,藉以判斷你是不是成功的人類。我愛小孩,但假使我膝下無子呢?這讓我成為哪一種人?

吳爾芙寫道:「劍影投射在女人廣大的生命中。」她說,這把劍的一端是習俗、傳統和秩序,「符合準則的一切」。而劍的另一端——假使你夠瘋狂而想去跨越它,選擇離經叛道的生活——則是「雜亂無章,悖離常軌的一切」。她的論點是,跨越劍影或許能給女人帶來更為有趣的人生,卻肯定更充滿危險。』


『你若想「停止」了解一個人,就得跟他或她離婚。…

從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兩個人,迅速成為史上最不理解對方的一對陌生人。』


『但為什麼每件事都必須是實用的?

 難道這輩子只是關乎完成責任?』

『在絕望的愛中,我們總是捏造伴侶的角色性格,要求他們滿足我們的需要。而在他們拒演我們一開始創造的角色時,我們便深受打擊。』


『「我覺得你早該離婚,媽咪。每次你進醫院,都把太多的家事留給圖蒂。」
圖蒂在四歲的時候說這句話。』

 

蛻變

忍耐的話,還是會有收獲。作者整一個令我難以忍受的準精神病患者,但在印度一堆禪修之後,她慢慢變成一個了解自己的普通人了。

『你得學學如何挑選你的思考,就像每天挑選穿什麼衣服一樣。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假如你那麼想控制自己的生活,就從腦子著手。…

「我不再讓不健康的思考在此停泊」』


『讓你的意願免於無謂的痛苦。然後,放手吧。


『「設想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旋轉引擎,」他說:「你必須待在接近核心的地方---即中軸處---而非瘋狂旋轉的邊緣地帶,使自己磨損而瘋狂。寧靜的輪軸處---即你的心。…」』


『看你怎麼去。

天堂,你往上去,通過七個快樂的地方。

地獄,你往下去,通個七個哀傷之地。

因此往上比較好...

結果都一樣,因此最好有一趟快樂的旅途。』

於是,作者的答案就是:享受吧~Life


我想如果你對離婚、情傷、情緒失控有興趣,可以看看作者是怎麼走過這段路的。

 

P.S.

『當有人問你:「你已婚嗎?」最好回答「還沒」,這比回答「不」來得禮貌,亦表示你樂觀地期待盡早結婚。』

1.雖然在國外,一邊提出離婚,一邊發展新戀情是正常的,但我覺得她只是不成熟的栽進另一段熱戀來救贖她自己;就像她衝進婚姻才發現這不是她要的,然後再甩掉婚姻一樣。

2.故事裡面,讓我覺得有趣的通常是配角,這本書裡的代表就是老四賴爺。

總是忘記一切,但算同一個人時,結果都是一樣的,這表示他算命算得很準嗎?

然後是每次聊完天,年紀就變化一次,賴爺倒底是65歲,還是105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