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山下英子

這本書主題是這幾年流行的「減法」收納概念,作者談了一些捨棄東西的想法,雖然有些我不是很認同,但感覺還是有一些她自己的生活哲學。(斷捨離=Danshari)

斷~物品要使用才有價值<==不需要的東西不要買---入。

捨~物品在此刻需要它的地方才有用處<==放開現在不需要的東西---出。

離~物品要在該在的地方<==東西要放在需要它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脫離對東西的執念)

主角是人,不是東西

生活空間的主角是人,於是整理東西時,要考慮的是:現在這個東西適合你嗎?
 

原則:「需要、適合、舒服」and「現在」
 

一個動作收納~所有東西擺成一個動作就能拿到。(例如:需要「打開」蓋子才拿得到的,就把蓋子拿掉。)

三分法~依個人的使用習慣把東西先三分,再分層。
(三大類==>三中類==>三小類...)

分類方式:使用頻率/時間、使用場所、使用時機

751法則~
看不見的收納---只使用七成空間
(例如在看不到的櫃子裡),
看得見的收納---只使用五成空間
(例如在看得見的架子上),
展示收納---只使用一成空間(展示)。

自立、自由、自在~收納東西的方式以不「礙事」為原則,所以要讓東西「自立」、「自由」或「自在」。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

*丟掉(問你自己)
*物品定位(問問你的房子)
*一次整理完一種物品(衣服、書、小東西、紀念品)

作者嚴格的原則是:這樣物品讓你心動嗎?
我想依這個原則的話,東西都丟光了吧...
剩下的東西不整理也一定很清爽
 

不過有些我就不認同啦...
像是什麼都丟掉的話,當然不用整理。
另外,衣服都用摺的真是要我的命,
我自己是用分類掛法。

*右上法則~掛衣服右邊輕薄短/左邊重厚長

思考『為什麼你想要過這樣的生活?』。
 如果像這樣不斷追究『自己理想生活』的『為什麼』,
 最後就會發現一件單純的事實。
 不論是丟東西,還是擁有東西,
 最終都是『為了讓自己幸福』。

舊教學影片已經被禁了…(教你把衣服摺成會站立的小方形)
以下是其它節目影片

整理房間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近藤麻理惠


  

另外,這本書有拍成一部單集日劇:《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人生がときめく片づけの魔法),女主角是仲間由紀惠,因為只有單集,所以內容有限,但我有一個小小的收獲。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透過物品的去留,
省視自己是「對過去的執著」或「對未來的不安」

"不心動的東西就丟掉",相信試過這個方法的人,
都已經發現「心動」或「不心動」的判斷,其實沒有那麼困難。
因為在碰觸到物品的那一瞬間,心中的答案應該就已經揭曉。
困難的是要做出「丟掉」的決定,因為總是會有各種理由阻撓我們丟東西。

例如:『這個烹飪器具雖然今年不用,但或許有一天會用到啊!』
『啊!是那個男朋友送我的首飾,當時我們感情真好啊。』

但是,如果深入追究就會發現,無法丟東西的原因其實只有兩個,
那就是「對過去的執著」與「對未來的不安」。
在選擇物品時,如果覺得「不心動,但是丟不掉」,
請像接下來的方法一樣,先停下來思考一下:
這是因為『對過去的執著』所以丟不掉?
還是因為『對未來的不安』而丟不掉呢?

對於每一項丟不掉的東西,思考是哪一個原因,
就能掌握自己擁有一樣物品時的傾向。
啊!原來自己是『對過去執著型』,
或原來自己是『對未來不安型』啊!」,
也或許「兩種都是耶……」 。

了悟「自己擁有物品的傾向」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這往往代表了自己生命裡的價值觀。
擁有什麼東西,就等同於你的生活態度。
而「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不安」,
不僅可以了解你擁有物品的方式,還能從中發現你在做一切選擇時,
共通的原則例如與人交往的模式,或是選擇工作的方法等。

舉例來說,對未來感到非常不安的女性,
在選擇交往對象時,往往會因為「和這個人交往或許會得到些好處」、
「和這個人分手之後,可能就再也找不到比他好的人了」之類的理由,
選擇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因為
「我好喜歡這個人,和他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很舒服」而和對方交往。

在選擇工作時,不是因為「我喜歡這份工作」、「我想做這份工作」,
而是以「如果進了這家大公司,將來跳槽也比較容易吧!」、
「只要取得證照就可以安心了」等理由來選擇公司或工作。

而對過去非常執著的人,常常會說「還忘不了分手兩年的戀人」,
然後遲遲無法進入下一段新關係,
或是明明已經發現工作遇到了瓶頸,
但仍堅持「我就是靠著以往的方法成功的」,而不願改變作法。

像這樣,被「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不安」困住時,
也就是無法丟東西的時候,
通常就是一種看不清「現在對自己而言什麼是必要的?
如果擁有什麼,就可以獲得滿足?自己在追求什麼?」的狀態。

因為看不清對自己必要的東西或自己追求的東西,
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不需要的東西,
讓自己無論在物質上或精神上,
都不斷地被不需要的東西所淹沒。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釐清「現在對自己而言必要的東西」呢?
到頭來,還是得要丟掉不必要的東西。
不必到遠處去尋找,也不必買新的。
只要真心地面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減少不需要的東西即可。

一邊面對自己所擁有的物品,
一邊丟掉,老實說是非常痛苦的作業。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得不承認
自己過去的愚蠢、糊塗、無聊、缺點。

我自己也在丟東西的過程中,好幾次與自己的過去面對面,
體驗了恨不得想找個地洞鑽下去的羞愧與後悔。
小學時收集的大量香水橡皮擦、國中時著迷的動畫周邊商品、高中時逞強買下卻完全不適合自己的衣服、明明不需要卻因為貪戀買下那一瞬間的虛榮而買下的包包。
「啊!原來我過去浪費了這麼多錢啊!」「真對不起爸媽啊!」
「原來就是這些一直沒用的東西占據了房間重要的空間啊!」
數不清有多少次,我都在垃圾袋前如此地絕望過。

即使如此,東西存在是不爭的事實。
東西之所以在那裡,就是自己選擇所造成的結果,不能怪別人。
最危險的是,明知這些東西的存在,卻裝作沒看見,
彷彿像否定自己的選擇一樣,粗魯地把東西丟掉。

因此,我很反對無意義地囤積東西,
也反對「總之想都不想就丟」的想法。
我認為,唯有一一面對每一項物品,
好好體驗其中的情感之後,才能具正消化與物品的關係。
對於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我們所能選擇的路有三條。
現在就面對、總有一天會面對、到死部不面對。
要選擇哪一條路,雖然是你的自由,
但我絕對建議各位「現在就面對」。

透過物品,去面對自己「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不安」,
就能看清什麼是對現在的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
然後價值觀就會變得更明確,
今後,面對人生選擇時的猶豫自然就會減少。

換句話說,如果能夠愈早開始面對物品當然愈好。
如果你要開始整理的話,就是現在。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蓋兒.布蘭克
(Throw Out Fifty Things/ Gail Blanke)

美國的浪費生活... 

這本書前面在談丟掉東西,後面卻變成丟掉你人生各方面的想法,所以後半變調成勵志書了...

收獲最大的是美國人真的買非常非常多東西,果然是世界消費的火車頭,隨便講一個興趣,買的東西就一堆,然後丟掉的方法卻有人是叫一台車來全部丟掉,真是太浪費了...
好在車庫大拍賣也是他們常用的方法。

對於生活中拉拉雜雜的小東西,作者或他的客戶、觀眾有什麼感覺、有什麼意義,然後才決定把它丟掉,這些細節的文筆我都不喜歡,所以大部份我都瞄過去了。

而後面的勵志部份,也因為文筆不喜歡,又比不上一般的勵志書,就跳著瞄瞄囉...

丟棄規則
第一,任何事物,不管是看法或信念、回憶、工作、甚至某個人,只要讓你心情沉重、阻礙你,或單單只是讓你對自己有不好的感覺,那就把它丟掉、送走、賣掉、拋開,繼續前進。

第二,如果它(請參閱第一點!)只是擺在那裏佔空間,對你的人生毫無正面貢獻,那就把它丟掉、送走、賣掉、拋開,繼續前進。因為不進則退, 丟掉負面的東西可以你重新發現正面的事物。

第三,無論要丟還是要留,都不要讓決定變得很困難。如果你得花很長的時間權衡利弊,或是煩惱不知該如何是好,那就丟掉!

第四,別害怕。這是你的人生--你唯一確信丟不掉的東西。你沒有多餘的時間、空間或精力留給那些有形還是無形雜物。 』  

arrow
arrow

    Ange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