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Martha Stout
(The Sociopath Next Door/Martha Stout)
這本書英文版出版於2005年,作者是一位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博士,主要是臨床精神病學專家。書拿到手,雖然內容寫得淺顯,但老實說斷斷續續看了很久,因為實在討厭故意損害別人和沒有良心的人,所以就是瞄一瞄再擱著,然後又拿起來看。不過,驚訝的是看到後面收穫滿大的。我希望自認為是「好人」的人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中文書名寫著4%毫無良知的人,是指在美國毫無良知的人大約佔人口的四%,也就是在美國每25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毫無良知的人。
所謂毫無良知的人什麼呢?我想大部份人也許跟我一樣沒有概念,看了以後才知道,毫無良知的人就是「反社會人格」(sociopathy)的人。
關於良知這個主題有兩個極端,一種是沒有良知的反社會人格者,另一種是良知過多、「超我」太強的人,而「超我」太強的人部份會變成憂鬱症患者。
我覺得某些憂鬱症的人,是因為對自己要求太嚴苛,或者別人犯了錯時卻只檢討、怪罪自己,雖然他們是不想傷害別人的好人,但他們實際上卻傷害了自己。(傷害自己也是不好的事,記得要改…)
那麼「反社會人格」又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對別人沒有情感連結的人。
作者說良心是建立在「對別人的愛」上面,而「反社會人格」的人跟大部份的人不一樣,他們對別人沒有愛、甚至沒有感情。所以他們傷害別人、甚至殺人的時候,不會感到愧疚、沒有罪惡感。作者最常寫的一句話是:『假如不會被抓到的話』,XX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殺死xx…,後面這句你可以代換任何其它你覺得可怕的壞事。對他們而言,不做這些傷天害理的壞事,不是因為「不想做」,而是因為社會規範讓他不得不選擇其它的做法…恐佈到極點
和我想像的不同的是,並不是所有「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作奸犯科的人,其中大部份毫無良知的人出於懶惰而毫無成就,或是極度聰明、有魅力,反而會成為社會精英,掌握權力和金錢---因為他們沒有良心,而且他們都在你身邊…
依照一貫的邏輯,沒有良心的人會毫不留情地利用別人,踩著別人往上爬,所以比較容易出人頭地,像是政客、貪官、商業鉅子之類的,最明顯的例子是希特勒。
這些「反社會人格」的人,有一個特質是很有魅力,非常會交際和利用人,他們習慣玩的遊戲叫做:操控別人。而且,他們反而可以一眼看穿哪種人是最可靠、最容易控制的。
「反社會人格」者的另一個特質是:很會裝可憐,他們懂得利用別人的同情心。作者曾經採訪過一個「精神病態」的受刑人,這個人一輩子最想要的就是讓別人覺對不起他…
因為他們對別人沒有感情,所以他們的人生非常「無聊」,於是他們的時間是花在玩遊戲上----人生的交際遊戲,目的就是「贏」,當然怎麼「贏」法全看他怎麼想。以前看過的殺人魔的紀錄裡,經常出現的字眼就是「刺激」,那時候還不能理解為什麼,現在知道了原來他們是因為沒有感情所以無聊,於是只好找「刺激」…看這本書,很多時候都覺得看到地嶽了。
好在,研究指出這種毫無良知的人在台灣鄉村和城市的比例分別是0.03%和0.14%,也就是鄉村一萬個人中有3個,而城市裡一萬人中有14個,而不是美國的一萬人中有400個,理由是文化。美國文化鼓勵「我先」、「自利」,但在東亞像是台灣、日本、中國則鼓勵帶有佛教思想的「利社會」、「萬物相依」,於是「反社會人格」的人大幅減少。(那麼,台灣至少有99%的人是有良心的好人~真好~)
關於對付毫無良知的人的方法,作者只列了13個原則短短七頁告訴你怎麼辦。對於這些原則有興趣的人請翻到226頁。我的結論是不要相信他們、不要同情他們,然後逃走,永遠不要回頭。
後面作者還討論了基因的問題,不過我覺得和其他科普書中關於各種其他基因的結論是一樣的,就是這還是有利於整個物種生存和繁衍的天擇結果。
雖然,毫無良知的人顯然佔盡便宜,但是我想你應該不會想要變成這種人,因為:
『對大多數人來說,幸福是通過關愛他人而來,是通過根據更高價值為人處世而來的,是通過對自己感到滿意而來的。
反社會人格者無法愛人,他們顯然也沒有更高的價值,…他們長久以來都感到很無聊,就算他們當中有少數一些人很有錢,或是很有權勢。』
從上面這段的內容,以某種程度來說,幸福就在感情裡、在付出、努力的過程裡。
P.S.
1.寫完這篇,馬上做了惡夢...
果然人還是正面思考比較好,至少就會做好夢了。
2.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PA)發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
IV),如果一個人擁有以下七個特徵裡面的三個就足以懷疑他有「反社會人格疾患」:
(一) 無法遵守社會規範。
(二)
欺騙性,操縱性。
(三) 易衝動,無法事先計畫。
(四) 易怒,攻擊性。
(五) 不顧自己或其他人的安危。
(六) 持續不負責任。
(七) 在傷害、虐待其他人,或是偷其他人的東西後不會感到悔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