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米奇.艾爾邦
(Tuesdays with Morrie/ Mitch Albom)

這本書1998年在台灣出版,最近看到還是很多人在發表這本書的心得,於是又翻出來看。

我很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紀錄了一位深受愛戴的教授平靜地走向死亡的過程。一個人能在充滿感激、愛意的情況下平靜的死亡,感覺上是極大的福份。
      
雖然中文書名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章節也是這樣分,但其實這裡面並沒有關於14個主題的教訓或課程。之所以分成14堂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只來得及見14次,如果墨瑞教授活得久一點,也許就是16堂還是18堂課。所以這本書有的是過程,關於墨瑞教授逐漸死亡的過程。

在這本書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你學會了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但是如何能學會死亡呢?這句話感覺上還是聳動的成份居多。

雖然如果我們真得相信我們隨時都有可能死去,那麼看待事情的先後順序絕對會大不相同。如果我就要死了,也許我不會在意你話語裡傳達出來的自私,我只會想要在還能見到你的時候,對你好一點,然後能夠自認為沒有遺憾地離開。

在佛教或勵志的書裡,有一個簡單的活動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只剩下一天/一個月/三個月/一年/五年的生命,我要做什麼?我會做什麼
"。

當然信仰無常的佛教徒問的問題是:"我準備好面對我今天的死亡了嗎
"。

問這些問題,其實只是幫助你找出你真正在意的事,真正願意為它花費寶貴時間的事,也許還會想到一些想做的事。但有一個大問題是:「我們從來不真的認為我們明天就會死」。我們總是認為至少可以活到八十歲吧~死亡是以後才需要擔心的問題吧~對沒有體認到死亡逼近的人來說,這個問題仍然是懶得去想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我看過有幾本書裡寫道:如果拿類似的問題「這一生你有什麼遺憾?」去問許多成功人士(有錢、有名的人們),沒有一個人的答案會是關於金錢、事業和個人成就。答案總是關於愛,關於那些親情、友誼和愛情,那些「當你愛的人需要你時,你卻不在的時刻」。當然,也許因為他們在金錢、事業和成就上都獲得了滿足,於是答案總是關於愛。

『太多人像是行屍走肉,就算他們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也似乎是半睡半醒,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意義的事情。』

 我想如果我就要死了,我不會在意哪一部新電影我還沒看過,哪一個新包包我還沒擁有或者哪一個國家我還沒去過。當然昨天的電視節目或者暢銷書榜的書,也不在我的行動清單上。
只可惜對我來說,「什麼值得花時間精力去追逐?」仍然是一個問題。

這本書裡關於寬恕、擁抱衰老、感情與執著、金錢無法代替溫柔,這幾篇的想法都和我如出一轍,也許因為這些都是佛教的觀念吧~

墨瑞教授說真正能帶給你滿足的不是新的房子、新的車子、新的包包,而是「不吝分享」,與人分享你的時間、你的關懷、你的才能,總之就是為人服務、與人建立關係、愛人。

每次看到說再見那一章,我還是會想哭。也許只是因為我也不知道我要怎麼跟這個世界說再見吧~也許要改說不見。

想像死亡的時候,你會握著誰的手說再見呢?

P.S.:
1.""
部份摘自書中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