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達賴喇嘛和科學家、心理學者會議對話的書,之前看過兩、三本,也許因為這本作者剛好是暢銷作家,所以突然覺得特別好看。

書裡就科學和佛教的角度,談論了情緖、煩惱一些基本的定義,我覺得滿有意思。不過因為是對話集,仍然是必須在言談之間挖寶。

關於阻斷破壞性情緒的方法, 艾克曼提出「心理的支配點」的說法,所有的問題在於選擇。

三個選擇點
評斷時,
衝動生時,
和採取行為時。

要達到察覺自己的情緒、判斷和思考,然後才有機會掌控這些下意識的習慣,進而反轉破壞性的行為模式。而這本書裡提出最好的方式是佛教的禪定,修習禪定可以精進察覺自己思緒的能力,從而達到改變自己的目的。

 

『按照佛教的定義,慈悲是希望別人遠離痛苦與痛苦的根源,愛則是希望別人快樂並找到快樂的根源。』~法國僧侶李卡德

自厭
『一個人可能自以為恨自己,那是因為他希望比現在的自己更好,或是對自己的表現失望或成就太慢而感到不耐。所謂自厭其實包含強烈的我執,即使自殺的人也並非出於自厭,而是認為可逃避更大的痛苦。』~李卡德

滿足
『逸樂會在享樂的過程中自己耗盡,…
相反的,深刻的滿足感並不因時間、地點或對象而改變,這種心理狀態會隨著經驗而增長。』
~李卡德


『情緒不是本然的,而是相對的…不論是建設性或是破壞性情緒,都是旋生旋滅。
根據巴利文的《念處經》,佛陀告訴我們,在眼見耳聞那一刻要心念專一,然後你所見所聞皆是原來的面貌,而不會想著是好是壞,是美是醜,是悅耳是吵雜。如此你的心靈將非常平靜,不會產生任何足以傷害你的負面情緒。』
~庫沙拉西多禪師

 

 

『任何感覺都是可以的,但有的行為可以,有的行為不可以』。~發展心理學家葛林伯格

情緒教育:促進另類思考法(PATH,Promoting Altern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
原則一:察覺自己的情緒。
原則二:區分感覺與行為。<==什麼行為是不可以的?
原則三:靜下來思考。
原則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練習:扮烏龜。


『在大腦裡喜歡與想要是屬於不同的路徑,但通常兩者是並行的,…但在貪欲裡,想要的路徑會變強,喜歡的路徑卻會變弱。也就是說,你對一樣東西愈來愈不喜歡,卻愈來愈想要。』

 

這本書,我大約還要再看上幾遍,所以寫完這些,大概還算不上看完。睡得著、健康長壽、心情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