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快樂,
日子才過得充實、健康和幸福。

快樂是人生的主軸,
成功的人生大抵決定他是否快樂。

然而,什麼是快樂,怎樣創造更多快樂,
如何讓快樂增值,是大家共同關切的問題。

你可以讓快樂增值/鄭石岩
http://www.rad.gov.tw/learn/PDF/A/08-3.pdf

這篇文章有發表在行天宮文教出版贈閱的《精神醫學 系列講座2》書裡,作者以一個心理咨商者的經驗,提供關於如何追求快樂、處理生活中的不愉快的一些思維,我覺得寫得很簡單明瞭。

上面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另一個類似版本,看來是比較早期的文章,雖然比較沒有條理一點,但比較完整,大家參考看看吧~

----------------------------------------------------

小凡的筆記

『在這世界上僅有自己能給自己快樂。』

娛悅(Pleasure)與快樂(Happy)
『「娛悅」是因為娛樂行為所產生的樂,
而「快樂」是發自內心的真正快樂。』

簡單說,「娛悅」是感官性的快樂,快樂度會隨著經常和重覆地刺激快速下降。像是同樣特效的電影看多了,就覺得沒什麼。各色各樣的飲料喝多了,就不再覺得有什麼特別,這就是心經講的「眼耳鼻舌身意」裡的前面五種囉~在一般心理書裡,對它比較常見的解釋是「享樂」。

而「快樂」則是一種快樂度不會隨著經常和重覆地刺激快速下降,反而會因為個人技巧、技術、複雜度的進步,快樂度慢慢上升的活動。我看過有心理書裡把它解釋為「享受」。例如,一個很愛唱歌的人,透過上歌唱課、和朋友交流、參加歌唱比賽…因為熱愛而不斷增進自己音樂知識和能力,隨著他的技巧的加深,越來越來領略和經歷歌唱的所帶來的深度和喜悅,這就是一種「享受」式的「快樂」。

當然,「享受」式的「快樂」,程度不一定要這麼"嚴重",也不一定要這麼努力、高深,也可以只是生活中的小興趣、小活動。我想其中重要的原則是,它必須是可以「互動」的,也必須是你可以「控制」和「改變」的。不過,我覺得對生活整體的快樂度幫助比較大的,則是良好的生活態度:

『願意自我充實、勤奮學習的人,有更多的能力處理更多事情、去過更豐富的生活,以及使得自我功能成長(擁有越來越的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出良好的情緒習慣,並且有良好的堅毅度),因此將能得到「快樂」。』

面對挫折的態度
『工作效能較佳的人,碰到難題時,將難題當成一個挑戰,認為只要努力面對,就可以往前邁進,心中充滿希望』
堅毅
自信
勤奮
不要小題大作~不要去在意生活中「一時的不方便」,學會分辨「一時的不方便」和「大難題」,有助於穩定自己的情緒,讓生活保持愉悅。而真正遇到困難時,才有充足的力氣去面對。

學習自我延伸
好的人際關係~多與人互動往來,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自我延伸,使快樂增加。
相互關懷
相互肯定
相互幫助

保持樂觀
區隔型思考~遇到不如意、失敗時,不要因為一項不好就開始挑自己毛病全面否定自己。試著把失敗區隔起來,想想好的部份。像是小朋友國文考不好,要想雖然他國文差,但是數學、美術還不錯呢~

延伸擴散~發現自己某些優點時,將其往延伸擴散。像是作文比賽得到好成績,那麼下次可以試試朗讀。

精神成長的原則
Scott Peck提出以下四項精神成長的原則:
1.延緩報償:先苦後樂,先力付出才有收穫。
2.負起責任:願意對自己負起責任。想要健康,就必須運動。想要什麼成果,就要行動,每一件事都有能做的地方。
3.面對真實:看清事實,不要自欺欺人。
4.保持平衡:生活是要均衡的。

P.S.
小凡的另一篇閱讀分享~
正念心理諮商~《過好每一天》/鄭石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